棕榈腐烂病防治方法

来源:富路库 2.25W

腐烂病:主要危害棕桐属与假摈榔属植物,病原菌分别为Paci1omvcesvarioti和I)iplodiasp.两类,且均可在土壤或病株上越冬,翌年从根尖、叶尖、幼叶基部或剥棕伤口侵入,引起植株叶枯、烂心、干腐与枯萎。

棕榈腐烂病防治方法

叶枯有两种类型:

一是病菌从叶尖侵入后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褐色,叶缘外卷,后全叶干枯,延及枝于,造成全株死亡。

二是病菌从叶柄基部内侧侵入后发病,产生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叶柄输导组织被破坏,造成叶调萎干枯。

烂心:主要发生于幼龄植株上,病菌从植株顶端幼叶基部侵入,初期出现黄褐色病斑,后髓部腐烂发臭,整株叶片枯落。干腐系病菌从茎干上因“剥棕”留下的伤口处侵入,剥开皮层可见黑褐色条状病斑,严重时,整株死亡。而枯萎则是病菌从根尖侵入,造成根系腐烂,呈黑褐色,根的表皮脱落,木质部和髓部坏死,枝干枯萎,直到全枝枯死,并在病部出现)些白色菌丝。

防治措施:

①及时清除重病株;治疗轻病株。

②适时适度剥棕。过早剥棕,植株易遭冻害;过重剥棕,植株生长不良。两者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③早春季节定期喷洒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代森铵水剂500-1000倍液预防,每隔10天1次,连续3-4次,每次喷药均要喷湿植物梢部与心部。

④若茎干裸露部分发病,由可用利刃刮除病部,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倍液涂抹防治。

此外,还有椰子芽腐病(Phytophthorapalmivora)、干裂病(Ceratocystisparadoxa)、黑粉病(又名叶疮痂病,Graphiolaphoenicis)、泻血病(Ceratostomellapoardoxa)、蒲葵花腐病(Fusariumsp.)、箬棕褐斑病(Hendersoniasabaleos)、刺葵锈粉病(Graphiolaphoenicis)、棕竹斑枯病(Septoriasp,)、棕榈白绢病(Sclerotiumrolfsi)、细菌性枯萎病(Xanthomonassp.)等侵染性病害,以及流胶病、煤污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有些病害在局部地区还较为严重。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