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黴病的發病規律 - 草莓灰黴病的流行規律?

來源:富路庫 5.75K
草莓灰黴病的發病規律,草莓灰黴病的流行規律?

草莓灰黴病的防治方法,可以透過保持溫溼度、徹底清除病殘落葉、採用高壟地膜覆蓋或滴灌節水栽培、儘量使用腐黴利。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菌絲體或菌核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環境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藉助氣流、棚室內水汽和露水進行傳播,分生孢子在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下萌發產生芽管,透過傷口侵入草莓植株,此爲初次侵染;發病部位在潮溼的環境下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

高溫、高溼,空氣不暢易發此病。

草莓灰黴病流行規律是病菌在溫度和溼度適合時易發生,即低溫度高溼條件下易發生。

高溼高溼以及空氣流通不暢等。

適溫高溼,陰雨環境下有利於草黴灰黴病流行。

病菌喜低溫、高溼的環境,最適感病生育期爲始花期至坐果期,發病最適溫度18~23℃,相對溼度80%以上時開始發病,相對溼度大於90%的時間超過8h(小時)以上時,該病菌就能夠完成侵染、擴展與繁殖。

病菌喜低溫、高溼的環境,最適感病生育期爲始花期至坐果期,發病最適溫度18-23℃,相對溼度80%以上時開始發病,相對溼度大於90%的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時,該病菌就能夠完成侵染、擴展與繁殖。在31℃以上高溫或2℃以下低溫環境下,以及空氣乾燥時不形成孢子,不發病。如遇到春寒、連陰天和光照不足的天氣,溫室內空氣溼度長時間處於90%以上,田間積水,栽培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等環境條件十分有利於該病發生。田間氮肥施用量過高,土壤黏重,多年連作的地塊也利於草莓灰黴病的發生。在促成或半促成栽培情況下,在多肥、密植、下部葉子沒有摘除而枝葉繁茂,株行鬱閉再加上連續陰雨溼度過大時,則發病快。

1、草莓灰黴病病原爲半知菌亞門葡萄孢屬的灰黴菌,該菌腐生性強,寄主範圍廣,孢子細長。菌絲可在3~31℃範圍內生成,20~25℃最適,低溫乾旱影響孢子形成,後期菌絲體可生成扁平鼠糞狀菌核。2、18-20℃、高溼條件下病菌會大量繁殖。始花期開始發病,漿果生長至成熟期盛發,近地面易發病,連陰天及多雨天容易爆發。病殘物多的連作田、過量施用氮肥、栽培密度過大、田間積水、棚室內通風、溼度過大等情況發病較重。

高溫高溼連續陰雨突然晴天引起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