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冬小麥如何管理才科學?

來源:富路庫 1.75W

問:雨水時節冬小麥如何管理才科學?

雨水時節冬小麥如何管理才科學?

雨水時節為了爭取冬小麥豐收,要因地制宜,強調科學抗旱,進行差異管理:

1.在乾旱較重的冬麥區。當雨水節氣麥苗已經到了返青時期,亟需水分供應,而麥田土壤的乾土層達到5~8釐米以上時,必須進行人工灌溉,及時澆上返青水。(1)實行噴灌的地方,結合噴灌少量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尿素;(2)地面畦灌的條件下,如果水量充足,可以適量施用返青肥;(3)在人工降雨的地區,由於雨量不多,切不能在地表撒施大量氮肥,那樣只會造成氮素揮發浪費。因為這次的澆灌是澆救命水,麥苗枯黃並非是缺養而是乾旱造成的,補充氮肥可以等麥苗恢復後向後推延施用。

2.在乾旱不嚴重的麥田,及沒有灌溉條件的麥田。要注意壓麥保墒。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土壤本身就是一個“水庫”(大量測試表明,當土壤為均勻的壤質土時,2米深的土體週年可存蓄360~400立方米/畝的水量),要充分利用深層土壤水庫對冬小麥的水分供應才是節水農業的做法。如果能科學運用和充分調動土壤水庫資源,就可以緩解乾旱麥苗對水分的渴求,也就可以調節作物需水期與降水期分佈不一致的矛盾。眾所周知,不少北方地區去年秋雨充足,這些雨水存於土體深層,正如農諺所説“伏雨春用”“春旱秋抗”,就是指春旱時期如何通過耙耱和鎮壓等農業措施,達到保墒的目的,從而緩解旱情。正如農民多年的經驗所述“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耱防墒流”。例如晉北和內蒙古的農民認為“三九磙地”可以保墒,青海的農民認為,解凍之前磙一遍可以提墒,河北的農民認為,開春後的頂凌耙耱可以利用土壤融凍層的返槳水這些都是寶貴的節水抗旱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