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頂枯病的防治方法

來源:富路庫 1.04W
大豆頂枯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頂枯病又叫芽枯病,是大豆病毒病中對產量影響較大的一種。由於發病時期不同,造成的損失在25%~100%。我國1962年在山東省引進的國外品種上出現類似症狀,以後在河北、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都有發病。此病由多種病毒引起,但對病原沒有進行過正式鑑定,因此各地的頂枯病病原可能有差異。

1.病害症狀多數大豆品種苗期不表現明顯症狀,只在葉片上出現少數鏽狀小點。典型症狀出現在開花後,病株莖頂部向下彎曲成鈎狀,頂端嫩葉、芽和莖變褐乾枯易脱落,髓部也變褐色。壞死部分向下蔓延。葉柄上產生褐色壞死條紋,豆莢上也有不規則形褐色壞死斑,葉片常不表現症狀。發病早的植株明顯矮化,不結莢或結莢很少,有的不分枝。此外,病株還可出現矮化、花芽及複葉叢出、節膨大、葉呈非正常深綠色症狀,至收穫季節往往貪青還保持深綠,多不結實,病株種子外觀正常,不產生褐斑粒。

2.發病規律頂枯病的發生與流行在年度間和地區間差別很大,但流行規律目前尚未完全摸清。調查表明,多年生牧草和荒地附近的大豆發病早而重,鄰近為非寄主作物如玉米等的豆地發病晚而輕。大豆在任何生育時期都可以感病,以開花前感病率高。多數大豆病毒病可由種子帶毒傳播,種子帶毒後脱毒困難,用藥劑處理種子或用生長點培養法都無效。

3.防治方法①加強檢疫,防止病害擴展蔓延。②選育抗病品種和採用無毒種子。③防治蚜蟲可減少病毒病為害,在苗期噴2.5%敵殺死乳油5000倍液。④大豆與高稈作物間作、適期早播、清除田間雜草都可減輕發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