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葉枯病 - 主要危害蒜葉

來源:富路庫 1.04W

大蒜葉枯病是由子囊菌亞門枯葉格孢腔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植株的葉片。

發病初期會出現花白色的小圓點,後逐漸擴大為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危害嚴重時會導致病葉枯死、全株不抽苔。

該病多發生在春季,降雨和田間高溼是導致該病害出現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強田間管理,必要時可用藥劑進行防治。

大蒜葉枯病,主要危害蒜葉

一、大蒜葉枯病危害症狀

1、葉枯病主要為害蒜葉,發病開始於葉尖或葉的其他部位。

2、初呈花白色小圓點,後擴大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長出黑色黴狀物,嚴重時病葉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

3、為害嚴重時全株不抽苔。

大蒜葉枯病,主要危害蒜葉 第2張

二、大蒜葉枯病發病規律

1、此病由子囊菌亞門枯葉格孢腔菌Pleosporaherbarum(.)Rabenk侵染所致。

2、在春播大蒜栽培區,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子囊殼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年產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後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隨氣流和雨滴飛濺進行再侵染。

3、秋播大蒜出苗後,病殘體上產生的分生孢子隨氣流、雨滴飛濺傳播,降落在蒜葉上,引起侵染髮病。病菌該菌為弱寄生菌,常伴隨霜黴病或紫斑病混合發生。

4、病菌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但需要較高的溼度。降雨和田間高溼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條件。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大蒜葉枯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梅雨季節。大蒜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

5、通常在地勢低窪、排水不暢、偏施氮肥、蔥蒜類蔬菜混作、植株受傷、植株生長瘦弱和連作的田塊發病重。年度間梅雨季節或秋季多霧、多雨的年份發病重。

大蒜葉枯病,主要危害蒜葉 第3張

三、大蒜葉枯病發病條件

1、土壤與肥料

(1)土壤是該病發生輕重的前提條件。

(2)該病以菌絲體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冬天土壤溼度適中,病原菌易成活,次年發病重;土壤過幹過溼,均不利於病菌過冬,次年發病輕。

(3)土壤肥沃,病殘體多,有機質含量高,病菌易成活;土壤養分低,有機質含量少,不利於發病。氮肥施用過多,葉片生長嫩綠,或鉀肥不足,易發病。

2、寄主植物

該病菌除為害大蒜外,在當地還嚴重為害蔥類,僅次於大蒜,還為害萵苣。

3、溫度

該病多發生在春季,當開春後日平均溫度達12℃時開始發病,18℃時病斑大量出現,發病適溫度15~25℃,溫度在8℃以下、34℃以上非常少發病。

大蒜葉枯病,主要危害蒜葉 第4張

4、大蒜品種

各大蒜品種間抗病性差異較大,多年種植的當地品種發病較重。

5、栽培管理

管理精細的田塊發病輕,使用化學除草的田塊發病也輕;雜草叢生、管理粗放的田塊發病重。路邊田、溝邊田發病重。該病菌系弱寄生菌,如果其他病害發生嚴重,或蟲害發生嚴重,該病發生也重。

大蒜葉枯病,主要危害蒜葉 第5張

四、大蒜葉枯病防治方式

1、播前藥劑拌種、浸種。蒜頭剝開手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用量為蒜頭種子重量的0.3%進行拌種。

2、不連作,改種其它蔬菜,對病殘株要及時清理,燒燬或深埋,減少菌源。

大蒜葉枯病,主要危害蒜葉 第6張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時開溝排水,降低溫度增強植株抗病力。

4、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乙膦鋁錳鋅可溼性粉劑500-700倍,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