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種植與管理 - 獼猴桃種植的土壤管理

來源:富路庫 1.23W
獼猴桃種植與管理,獼猴桃種植的土壤管理

1、獼猴桃種植的果園間作

在幼齡獼猴桃園實行合理間作,可以改善微域氣候,有利幼樹生長,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增加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訓結構,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含量;利用間作物覆蓋地面,可抑制雜草叢生,減少蒸發和水土流失,有防風固沙作用。此外還可減少地表温度變化的幅度,改善生態條件,有利根系的生長。

2、獼猴桃種植應注意的問題

(1)間作物與果樹要保持一定距離:獼猴桃根系分佈淺而廣,應避免間作物根系與果樹根系交叉爭奪水肥,而影響獼猴桃的正常生長。隨着樹冠和根系的擴展,要逐步減少間作面積直至停止間作。

(2)防止遮光:間作物應選擇矮杆植株,以不影響獼猴桃通風透光為宜,如矮稈的豆類和綠肥等。在肥水投機倒把充足的地方可適當種植生育期短的蔬菜或藥用植物以增加收益,如魔芋等。

(3)合理輪作:為避免間作物連作帶來不良影響,需根據各地具體條件制定間作物的輪作制度,如豆科作物和糧食作物輪作。

對於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獼猴桃園,提倡間作適應性強的綠肥作物以改良土壤,各地可根據條件,夏季播種綠豆、烏豇豆、豬屎豆、田菁、檉麻等,冬季播種蠶豆、豌豆、毛葉苕子、黃化苜宿、紫雲英等。

3、獼猴桃種植的地表覆蓋

地表覆蓋是在樹冠下或整個行內覆蓋雜草、秸稈、綠肥等,長期堅持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度,降低土温,改善獼猴桃根際環境,促進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長,同時對減輕高温、乾旱的危害有重要使用。

(1)地表覆蓋的效果。覆蓋具有顯著的保墒作用。根據試驗,在25釐米的秸稈覆蓋下,土壤絕對含水量為15.7%,不覆蓋的為11.4%。覆蓋能降低夏季土温,提高冬季土温,降低晝夜温差和季節温差,因而有利於根系的發生和生長,能夠延緩根的衰老,防止根系數灼傷死亡,增強根系的吸水吸肥功能。覆蓋的有機物腐爛後,隨水分浸入或通過耕作翻入土壤內,增加了土壤的物理性狀。同時,由於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温、濕條件改善,促進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增加土壤中有效鉀、有效磷和鈣、硼、鎂等元素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覆蓋還可以減少地表徑流,防止土壤沖刷和水土流失。一定厚度的覆蓋能控制雜草生長,減輕田間除草的工作量和除草次數,起一定的免耕作用。

覆蓋法的缺點是易使果樹根系引根向上,若覆前經過深翻改土,長期堅持覆草而不間斷,可克服這一問題。另外,覆蓋物往往是某些病蟲害的越冬場所,會給防治病蟲害帶來不便。

(2)覆蓋時間和方法。獼猴桃園的覆蓋一般應在夏季高温來臨前完成,多在6月初進行,此時正值獼猴桃第二次根系生長高峯,覆蓋可使根系發生量多,高峯期延長。

覆蓋材料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秸稈、雜草、鋸末、糖殼、綠肥等都可應用。覆蓋方法有村盤覆蓋、行帶覆蓋和全國覆蓋幾種,覆蓋厚度以25釐米較好,至少要達15釐米。

夏季的高温乾旱能使獼猴桃根系的正常生理代謝受阻,村體水分失衡,造成獼猴桃根系死亡、葉片焦枯、枝條萎蔫、果實是日灼等現象。生產上除了選擇耐旱性較強的品種如秦美、通山5號、海沃德等,關鍵還在於加強土壤管理,保持根系良好的吸水功能。若採用適當灌溉、樹盤覆蓋等以降温保根為目的的技術措施,就可避免過高的土温對獼猴桃根系的傷害,防止生理乾旱,維持正常的生長結果。

4、獼猴桃種植的樹盤管理

樹盤是樹冠在地面的投影範圍,是果樹根系比較集中的區域;獼猴桃根系分佈較淺,並且由於灌溉和雨水沖刷,常造成根系外露,遭受高温乾旱的危害。因此建園初期就要加強樹盤管理,以促進根系生長。幼樹定植後到開始結果期間,樹盤管理範圍要大於樹冠的投影。樹盤管理通常包括中耕、除草、培土等。

(1)中耕鬆土。鬆土時間主要在雨後或灌溉後,表土將幹而尚未結塊時,這時鬆土,可以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墒情;還要防止表土板結,保持土壤疏鬆狀態;同時除去樹盤內的雜草。鬆土深度約10釐米,以不損傷根系為準,樹小時宜淺,近樹幹處宜淺。具體操作時,以樹幹為中心向外由淺到深,超越樹盤範圍可深至15-20釐米。隨着樹齡增加,樹冠和根系不斷擴大,鬆土範圍也隨着擴大,直到全園鬆土。

(2)除草。幼樹定植後由於經常施肥澆水,樹盤內濕潤肥沃,很易滋生雜草。獼猴桃鬚根發達,分佈較淺,雜草的生長不僅影響其根系伸展,而且與其爭奪肥水,特別乾旱時更為突出。

在雜草繁茂時再鋤往往會傷及根系,因此要及時除草。樹盤或行間也可使用除草劑。

(3)培土。由於樹盤內土壤疏鬆,經常澆水再加上雨水沖刷,易造成表土流失,嚴重時鬚根會露出地面,從而遭受高温危害造成死亡。因此樹盤要及時培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