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養鯽魚賺錢嗎 - 2017鯽魚養殖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來源:富路庫 6.21K

鯽魚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遊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 底層魚類。在一般的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但氣溫、水溫較高時,也要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

2017養鯽魚賺錢嗎?2017鯽魚養殖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

養殖戶在購買鯽魚魚種時,應根據主要鯽魚養殖品種的生物學特徵,正確分辨魚種的偽劣,避免上當受騙蒙受損失。

2017養鯽魚賺錢嗎?

以下是北京市場2017年3月23日的鯽魚市場價格,僅供大家參考:

2017養鯽魚賺錢嗎?2017鯽魚養殖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第2張

2017鯽魚養殖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根據2016年鯽魚的最新價格和價格趨勢,2017年養鯽魚還是能賺錢的。下面一起來看看養殖模式

1、放養模式定基調

建議放養模式如下:

鯽魚價格(斤/尾)鯽魚密度(尾/畝)花鰱規格(斤/尾)花鰱密度(尾/畝)白鰱規格(斤/尾)白鰱密度(尾/畝)0.2~0.31500~20000.3~0.5800.3~0.580

優化的點:增加鯽魚放養規格,提前出熱水魚,趕高魚價;增加鯽魚密度,不放草魚;增加花鰱密度。

2017養鯽魚賺錢嗎?2017鯽魚養殖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第3張

2、飼料搭配要可靠

1)同等放養模式下,熱水魚規格相比競爭對手大0.5兩/尾;

2)幹塘餌料係數低,飼料成本低。

品牌客戶數餌料係數斤魚成本海大111.944.65XX42.025.1

2017年建議飼料投喂規劃:

1)5月份之前,以鯽魚顆粒料384、383進行投喂;

2)5月份開始,以鯽魚高檔顆粒料381(33蛋白)進行投喂。

3)調水改底要做好

養鯽魚成功緻富案例——珠海達人楊聰武:鯽魚對蝦混養 畝利潤達八千

珠海市高欄港區平沙鎮東風萬畝羅非魚養殖基地的楊聰武養殖羅非魚和對蝦多年,經驗十分豐富。他為人忠厚老實,善於改變,敢於嘗試新鮮的東西,勇於改變固有的養殖模式。

2017養鯽魚賺錢嗎?2017鯽魚養殖前景及市場價格行情分析 第4張

與平沙大部分人一樣,原來楊聰武也是以羅非魚混養白蝦為主。但近年來養殖羅非魚病害頻發,2013年初楊聰武決定轉變養殖思路,他在一口10畝大的魚塘嘗試使用鯽魚代替羅非魚與南美白對蝦混養。雖然沒有精養鯽魚的經驗,但是楊聰武卻大獲成功,鯽魚畝產量高達2000斤,畝利潤8000元

高密度養鯽魚馴食是關鍵

廣東鯽魚消費市場大,價格高企而且穩定。不過,作為水產養殖大省的廣東,基本不直接養殖鯽魚,大部分是套養,產量非常低,無法滿足消費市場。因此,廣東長期需要江蘇等地供給鯽魚。

看到鯽魚在廣東市場的價值,加上養殖羅非魚虧本,楊聰武才拋棄養殖多年的羅非魚,轉為養殖鯽魚。萬事開頭難,擁有豐富養殖經驗的楊聰武深知,選好種苗是養殖成功的關鍵。因此,楊選擇種苗的時候十分謹慎。經過四處考察打聽後,不少養戶都反映海大集團百容鯽魚苗質量不錯。於是,楊聰武決定投養百容鯽魚苗。

楊聰武的養殖模式是:蝦苗3萬尾/畝;鯽魚規格568尾/斤,密度2500尾/畝;鱅魚規格1.7斤/尾,密度60尾/畝;草魚規格2斤/尾,密度40尾/畝;鯿魚規格7朝,密度85尾/畝。養殖週期為11個月左右。

“養殖密度基本和以前一樣,不過用鯽魚替代了羅非魚。”楊聰武告訴《農財寶典》記者,由於蝦的利潤高,混養對蝦是平沙當地不少養戶多年的養殖習慣。不過,他強調混養蝦更多是搏運氣,有收成最好,沒有也影響不大,主要還是依靠養魚賺錢,因為蝦的成功率非常低,產量也不高。

楊聰武介紹,養殖鯽魚前期非常辛苦,主要是從朝苗長到1兩左右的階段,這時期鯽魚馴食比較難。“前三個月需要投喂5-6餐/天,每天晚上甚至要舉著燈投喂2-3次。”

因為放養的鯽魚苗太小,易受驚嚇,馴化難度大,所以楊放養了鯿魚來帶動鯽魚到投料機處採食膨化料。不過,效果還是不太理想,後來他發現投放的飼料被鱅魚和草魚採食了,導致鯽魚的馴化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減少了雜魚的干擾,並且完成鯽魚馴食,楊聰武在去年6月28日賣了一批鱅魚和草魚。儘管如此,但直至去年7月10日鯽魚的規格也才達到一兩。

由於鯽魚馴食難,共花費了3個月時間鯽魚採正常吃上料,導致錯過了好行情。“今年2月份才能出魚,鯽魚只有6.8元/斤。”楊說,每年10月左右是鯽魚價格最好時期,一般都有10元/斤,因此今年他決定直接放養馴食好的大規格標粗苗,趕上好行情。

不過,雖然鯽魚行情不好,但是去年鯽魚畝產量達2000斤/畝,而且飼料成本只有4.02元/斤。“僅鯽魚就賺了5600元/畝。”楊說,包括雜魚和蝦,最終賺了8萬元左右,畝利潤8000元。

勤調水重內服輪捕輪放

相對於當地羅非魚病害頻發,養殖鯽魚的病害較少。因此,楊聰武養殖一造魚下來的藥物成本約1萬元,比以往養殖羅非魚的藥用成本省下1萬元。

“羅非魚的病害太多,但是鯽魚的病害很少。”楊聰武說,1萬元的藥用成本至少有80%用於調水和內服,勤調水和內服是鯽魚病害少的主要原因。

楊聰武介紹,養殖前期注重肥水和內服,中後期注重底改和內服。尤其在鯽魚3兩之前,每月至少2次的藥物內服以預防孢子蟲,主要用“海聯科3103+3505”的內服方案來改善腸道和肝臟的健康,以提高鯽魚對飼料的消化和吸收。因為定期做內服,餌料係數降低,飼料成本降低,魚體健康。

此外,在整個養殖過程需要都保持水質肥活嫩爽的狀態,保證水質穩定,楊聰武使用的最多的海聯科3302高效磷肥補充水體肥力,採用海聯科3105有益菌保持水體的菌群穩定。由於楊重視調水和內服,在今年南美白對蝦如此難養的情況下,他也出了6萬多元蝦。

在高溫期和低溫期時,需要搭配高檔沉水料飼餵,保證鯽魚整體採食均勻,也滿足鯽魚的生活習性。“高溫時期,需要控制喂料,投喂8成飽就差不多了。”

調水內服是其成功的關鍵,而輪捕輪放的養殖模式則是他的獨到之處。楊聰武全塘出魚總計6次,其中出鯽魚4次,出魚平均規格8兩/尾,出魚時間主要在養殖後期。他魚塘最終出魚的產量是:草魚5024斤,收入29133元;鱅魚3219斤,收入17240元;鯿魚1013斤,收入4503元;烏頭298斤,收入1671元;白鰱233斤,收入815元;鯽魚20570斤,收入139876元。全年養殖下來,這塘魚的總收入達190269元。“出第二次鯽魚的時候就已經將12萬元的飼料款還清,之後出的魚全是賺的利潤。”楊聰武說。

目前在珠三角養殖鯽魚病害少,經濟效益高,市場潛力巨大。由於混養鯽魚與對蝦嚐到甜頭,因此,今年他決定再養兩塘。“只混養對蝦,不再投放其他雜魚,因為雜魚和鯽魚搶食,減緩鯽魚的長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