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抗倒伏技術研究

來源:富路庫 8.73K
青稞抗倒伏技術研究

青稞是禾本科大麥屬的一種禾穀類作物,因其內外穎殼分離,籽粒裸露,故又稱裸大麥、元麥、米大麥。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距今已有3500年。青稞主要分佈在我國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壩州、雲南的迪慶州、甘肅的甘南州等海拔3000-4500m的高寒地區。青稞既是該區域的主要糧食作物,也是該區域少數民族的特需食品,青稞生產關係民族地區的糧食安全、社會穩定。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青稞保健、食療功能的認識及認知,青稞正在由一個區域性作物變為全球性作物。

青稞雖然屬於禾本科麥類作物,但是與一般的麥類相比,具有根系淺、節間長、莖稈薄、質地軟等特點,所以,青稞生長過程中就比一般的麥類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影響生長、收穫,造成減產,甚至絕收。青稞的倒伏一般指青稞抽穗至成熟這一階段出現的青稞植株倒伏現象,可以分為根倒伏、莖倒伏兩類。根倒伏主要是由於土壤耕作層淺(播種深度不夠)、土壤結構不良、土壤水分過多而造成的;莖倒伏是由於莖稈節間細長、植株過高、受病蟲害侵害使青稞機械組織強度差,或遇大風雨、暴雨等造成青稞倒伏。倒伏越早、越多,損失越大。只有控制住青稞倒伏,才能達到青稞栽培穩產高產。

1青稞倒伏的原因分析

1.1品種抗倒性差

青稞品種問抗倒伏的能力差異很大,一般的高稈青稞品種(莖稈高度超過90cm)由於“頭重腳輕”容易造成倒伏;一般基部節間細長、莖稈彈性和韌性差、抗病性弱的品種抗倒伏能力弱。

1.2栽培整地質量差

青稞栽培時耕地耙地不均勻、蓋土不平整、排水不通暢易積水,土壤土塊大、有暗垡,耕地耕作層淺(耕層不足locm),土壤黏性大(緊實)、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都會造成青稞根系分佈淺、不均勻、次生根少,不利於培育壯苗,增加後期倒伏風險。

1.3播種質量差

一是播種時間過早或過晚,氣溫低形成弱苗,氣溫高引起徒長;二是播種過深或過淺,播種深度超過8cm,種子發芽出土消耗營養過多,形成弱苗,播種深度不足3cm,影響種子發芽及根系發育;三是撒播容易造成密度大、深淺不一,個體與群體空間佈局不合理。這些都是導致青稞倒伏的主要原因。

1.4種植密度不合理

播種量大,基本苗多,使田間群體密度過高,造成鬱閉度大,通風透光差,使青稞莖稈徒長、纖弱,容易引發病蟲害,易發生倒伏。

1.5田間管理不合理

1.5.1施肥不合理。青稞生長期氮肥過多,磷、鉀肥少,使莖稈旺長脆弱;施肥集中或時期不當,易造成生長過旺或早衰,不利於莖稈健壯生長,引發倒伏。

1.5.2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蚜蟲、紅蜘蛛、紋枯病、白粉病等病蟲害發生危害,使莖稈組織發育受阻,莖壁強度差,抗倒伏能力弱,易發生倒伏。

1.5.3水分調控不當。青稞生長中沒有因墒、因苗、因肥力等情況澆水,返青期澆水容易造成旺長,蠟熟期澆水更容易引發倒伏,連綿陰雨或澇災極易引發漚根倒伏。

1.5.4防控措施不當。青稞有旺長趨勢、群體密度大等要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1.6氣候因素影響

青稞抽穗、灌漿、蠟熟期一是遇到大風、龍捲風,二是遇到暴雨,特別是單點性暴雨極易造成倒伏。遇大風的形成順風片倒、溝倒,遇到暴雨、單點性暴雨的形成塊倒、點倒,並且都表現得比較嚴重。

2青稞倒伏防止措施

2.1選用抗倒品種

青稞栽培首先要選用抗倒伏品種,如矮稈(80cm以下)、莖粗、抗病蟲害(特別抗紋枯病、白粉病)的品種。如短白青稞、雲青2號、黑六稜、迪青3號等。

2.2提高整地質量

在冬耕晒垡的基礎上,播種前,要做到耕地深翻20cm以上,耕細耙平,做到上無大土塊下無暗垡,上松下實,地面平整,引水溝、排水溝、沿山溝通暢。

2.3提高播種質量

選擇適宜播期。春青稞最佳播期為3月30日至4月10日問;冬青稞最佳播期為10月25日至11月5日間。同時按照水地宜早,旱地宜遲;海拔高宜早,海拔低宜遲;陰坡宜早,陽坡宜遲;黏土宜早,砂土宜遲;晚熟宜早,早熟宜遲的原則確定適宜的播種期。

合理密植。按照上等地基本苗保持在150~180萬/hm2,中等地195~225萬/hm2,下等地270—300萬/hm2的要求確定播種量。

規格化播種。推廣青稞條播或機播,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抗逆性。條播行距16~20cm,墒面寬2.5~3.0m,墒溝O.3m。機條播行距16~20cm,墒面寬2.5~3.0m,墒溝0.3m。

掌握播種深度。春青稞播種深度應在6~8cm之問,冬青稞應在3~4cm之間。播種後覆土必須均勻平整。

2.4科學施肥

在一定範圍內,每生產100kg青稞籽粒,需從土壤中吸收純氮3kg、純磷1kg、純鉀2k。在施足底肥(腐熟有機肥30000kg/hm2)的基礎上,視苗情長勢適當追施氮肥、有機漚肥或葉面肥料。有條件的應推廣配方施肥。

根據相關試驗,在青稞上施用“容大豐”腐植酸有機膏肥(葉面有機肥),能夠提高青稞的抗倒伏能力,增強抗旱、抗逆能力,並且提高青稞的產量及品質。使用的適期、濃度分別是:分櫱期、拔節期、孕穗期每個生育階段各噴施1~2次、濃度為1:300倍稀釋液,用量為30~60袋/hm2(每袋為50g裝)。

2.5加強田間管理

2.5.1中耕鎮壓。對播種量大、肥力充足、有徒長趨勢的田塊,要及時進行中耕(薅鋤)、鎮壓抑制生長,使基部節問粗壯縮短,旺苗轉壯,增強抗倒能力。

2.5.2合理調控水分。播種期、出苗初期、拔節孕穗期,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時,要及時灌水,保證植株健壯生長;及時清溝排水,開好“三溝”,在陰雨連綿的雨天及暴雨天,要及時排澇,前期保證根莖正常發育,後期防止倒伏。

2.5.3科學防治病蟲害。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實行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採用與優質、高產、高效相適應的農業防治措施,並輔以化學防治。紋枯病、白粉病、紅蜘蛛、蚜蟲是引發青稞倒伏的主要病蟲害,要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病蟲害指數及時進行綜合防治。

2.6化控防倒

在青稞分櫱到拔節前,用玉米健壯素450mL/hm2,加20%多效唑150g/hm2,每隔一星期噴施1次,共噴3次,控制植株旺長,使青稞節間縮短,韌性增強,葉片短厚,葉色濃綠,根系發達,植株矮化,增強抗倒能力。

2.7預防自然災害

在農田四周修建植物籬、防風帶,預防風災,減少風災引發的倒伏;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疏通排澇溝,採用防雨彈等措施預防暴雨危害,減少青稞倒伏。

熱門標籤